中級職稱論文發表要求是什么
評中級職稱發論文是專家對申報人員進行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下面是期刊58網qikan58.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2017年發表中級職稱論文要求,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。
2017年發表中級職稱論文要求如下
一、2017年發表中級職稱論文基本要求
1、獨立撰寫
申報人員可以提交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門撰寫的論文,也可以使用在技術業務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,但必須是由申報人員本人獨立撰寫,不能是與他人合作撰寫,更不能抄襲、拼湊,甚至請他人代筆。宣傳報道、會議發言稿、簡報、資料介紹、考察報告、項目報告、教材、畢業論文、譯文,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、章程、辦法以及事務性、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屬申報論文范疇。論文要論述完整、獨立成篇,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節。
2、專業一致
申報人員提交論文的專業內容必須與本人申報的專業類別一致,也必須和本人現任工作崗位的專業相一致。
3、內容以闡述個人工作成果為主題
撰寫論文時要理論聯系實際,有一定的獨到見解,應有具體詳實的材料基礎,論文應體現申報人員工作中積累的經驗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,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。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現、分析、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、創新的過程。
4、時限要求
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要反映出近幾年取得的專業技術工作的成績,論文必須是參加工作以后撰寫的。
5、其他要求
參評人員,將答辯論文的word版,發送至bjhgzcps@163.com。Word版論文一旦提交不得反復更改,且需與現場提交的紙質版完全一致。網上提交時間最晚不得超過繳費時間。
word文件的文件名為“申報專業——姓名”,郵件主題與文件名一致。如:無機化工——張三
二、2017年發表中級職稱論文要求之編寫要求
1、論文正文字數在 3000 字左右,摘要字數在 400 至 500 字之間;
2、論文中引用的文字、數據應采取加注的方式,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注明原作者、原文章名稱、頁碼、日期;
3、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、原文章名稱、頁碼、日期;
4、申報論文須用A4規格的紙打印(可雙面打印)3份,并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。
三、2017年發表中級職稱論文要求之編寫格式(關于申報論文的樣式及字體、字號要求,請參考頁面下方“附件:申報論文范例”。)
論文應包含:
1、封面(包括標題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單位、課題的專業方向);
2、摘要;
3、關鍵詞;
4、目錄;
5、緒論(說明研究背景、動機、意義和目的);
6、論文主體;
7、結論及建議;
8、參考文獻(應與正文中的加注對應);
9、附錄部分(包括正文部分沒有使用、只使用了部分的與論文有關的重要數據和資料。諸如各類統計表、較復雜的公式推導、計算機打印輸出件、術語符號的說明等,都可作為說明論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錄中);
10、封底。
四、撰寫論文應避免以下現象
1、論文的題目太大,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,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,或是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;
2、論文以介紹本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、新概念、新方法為主,缺少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;
3、論文寫成工作總結,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;
4、把教材上、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、拼湊成一篇文章,在文章中看不到個人的實踐成果和觀點;
5、論文缺乏時效性,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、理論、技術、數據等已被更新、替代,不再有參考價值,不能解釋或不適用于目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、新問題。
記者中級職稱論文賞析:《試談記者如何發現新聞》
能夠敏銳地發現新聞,是一個記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。一個記者能否發現新聞,反映了一個記者水平的高低。同樣從事新聞工作,有的記者眼里到處是新聞,不斷采訪報道出一些有價值、有分量的新聞;而有的記者眼里沒新聞,只是坐等新聞,等出來的卻是一些沒有價值的新聞。筆者從事新聞工作多年,根據自己的新聞實踐,談一下記者如何發現新聞。
不斷培養新聞敏感
在現實生活中,一部分記者手頭有寫不完的稿子,經常發表一些有影響力的重頭稿件;另一部分記者老在嘆息沒有什么東西可寫,發現不了新聞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,就是記者發現捕捉新聞能力的高低,實質上就是新聞敏感的強弱之別。新聞敏感是新聞工作者迅速準確地識別事實的新聞價值的能力,是新聞記者必備的素質。新聞敏感是記者的職業敏感,這是記者長期從事新聞工作而培養出來的一種特殊能力,如同廚師對菜肴味道敏感,消防隊員對煙火敏感,司機對路別方向敏感一樣,新聞敏感是記者對新聞事實和新聞線索的敏感。
2009年國家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出臺,改寫了農民靠兒女養老的歷史。筆者就抓住這一新政策的出臺,采寫了《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可養老》,報道了汶上縣農民是如何參加新型農民養老保險、解決農民養老問題的。這篇新聞在2009年度全國縣級廣播電視節目創優評選中被評為二等獎。
記者如何培養新聞敏感呢?一要加強學習。新聞敏感首先是政治敏感。首先學透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,堅持每天收看中央、省、市臺新聞聯播,吃透中央精神,做到融會貫通。其次要摸透下情,走群眾路線,到群眾中去,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。再次,找準中央政策與群眾的結合點,用新聞事實來解讀國家方針政策,用新聞故事來講述國家政策。
迅速準確地判斷新聞價值
有新聞敏感,是發現新聞的前提。對于新聞事件,還要迅速準確地判斷新聞價值。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。社會上每天會發生大量的事件,這就牽扯到新聞選擇了。新聞選擇是記者對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實加以鑒別,從而篩選出值得自己傳播的新聞。新聞選擇的標準有兩個,一個是新聞價值,一個是新聞政策。新聞價值決定新聞事實值得不值得報道。新聞政策決定新聞事實可不可以報道。什么樣的新聞事實具有新聞價值呢?對社會主義新聞事業來說,就是新聞事實所具有的政治意義,那些與黨和國家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關系重大的,對社會發展具有極大影響、作用的新聞事實,如有關黨的綱領路線、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,有關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,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事情,有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重大問題等,都是記者應該捕捉和報道的重要內容。
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,是廣大群眾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。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,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,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。筆者抓住群眾關心政府關注的這一熱點問題,報道了《汶上縣444戶低收入家庭分到了經濟適用房》,使貧困家庭圓了住房夢。這篇新聞在2008年度山東省縣級廣播電視作品評選中獲二等獎。
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,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
學習是永恒的主題,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提高自己。只有學習,才能提高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,才能發現有價值的新聞。
一應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。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,能夠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學懂弄通,融會到自己的頭腦中去,真正變為敏銳的思想武器,變為觀察和分析事物的“望遠鏡”和“顯微鏡”,從而既能正確深入地認識事物,又能準確、快速地反映事物。從總體上來看,記者要認清形勢,辨別社會發展的方向,把握歷史前進的規律,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,必須以科學的理論作為思想和行動的指南。在當下,記者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,深入群眾,深入實際進行采訪。
二要有對黨和人民的高度責任心。無論從事何種工作,要想把工作做好,都要有責任心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。記者要比一般人具有更強的責任心,更自覺地為人民服務。對記者來說,采訪新聞時要考慮這條新聞對黨的政策體現得怎樣,對社會實際反映得如何,是不是人民群眾所需要的,這就是一種責任。這條新聞一旦在報紙刊發、在廣播電視中播出,受眾千千萬萬。特別是廣播電視中的新聞,真是“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”。記者要考慮所做的新聞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,是正面效應還是負面效應,這是一種更大的責任。
三要有熟練的調查研究的基本功。調查研究就是記者的基本功。記者要有交往能力、活動能力、適應能力、應變能力、思考能力。記者工作是跟人打交道的職業。要當好記者,就要善于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,善于交朋友。在同別人接觸時,要能夠盡快地得到對方的信任。記者要有獨立活動的能力。記者要有不怕困難、吃苦耐勞的精神,采訪中不管遇到什么復雜的情況或難辦的事情,都要能泰然自若,找到完成任務的辦法。
四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。業務素質是記者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重要素質。記者要有博而專的知識結構。范長江同志說過:“廣博的知識、豐富的思想、廣闊的活動天地,這對于一個記者是非常重要的。”記者要熟悉和精通新聞業務。在寫作上,要會寫各種新聞文體,會運用各種表現手法。同時要博學多識,善于不斷學習,適應特殊的職業要求。記者頭腦中儲藏的知識越多,采訪中觸發新聞敏感的機會就越多,而且頭腦里還會不時冒出智慧的火花,采寫出好的新聞來。
五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采訪作風。記者要有謙虛謹慎、艱苦奮斗、雷厲風行、一絲不茍和文明禮貌的作風。
總之,記者只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,學習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,吃透中央精神,走群眾路線,深入實際,深入群眾,摸透下情,找準中央政策與群眾需求的結合點,融會貫通,用事實說話,就一定能夠觸發新聞敏感,發現新聞,寫出好的作品來。
參考文獻:
①胡正榮:《新聞理論教程》,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,1995年版
②梁一高:《現代新聞采訪學教程》,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,1985年版
期刊58網(www.giant-salamander.com),是一個專門從事雜志社投稿、論文發表的網站。本站提供如何發表論文,論文發表代理,快速發表論文,發表論文格式指導等解決方案:省級論文發表,國家級論文發表,核心期刊論文發表,醫學論文發表,教育論文發表,職稱論文發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