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雜志
- 主管單位: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
- 主辦單位: 中山大學
- 雜志名稱: 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
- 發行周期: 雙月刊
- 郵發: 46-14
- 期刊級別: CSCD 北大核心期刊
- 國際刊號: 1000-9639
- 國內刊號: 44-1158/C
- 出版地區: 廣東
- 類 別: 學報期刊
- 辦刊收錄: 知網、萬方、維普收錄
《中山大學學報》(社會科學版)(雙月刊)創刊于1955年,是中國教育部主管、中山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。
《中山大學學報》(社會科學版)本刊主要刊登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論文,發表反映學科前沿問題、重大現實問題、熱點難點等問題的新成果。獲獎情況:中文核心期刊(2011)、中文核心期刊(2008)、中文核心期刊(2004)、中文核心期刊(2000)、中文核心期刊(1996)、中文核心期刊(1992)、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(2008年版)、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、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、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、廣東省優秀期刊。
特別說明: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,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,非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雜志社官網,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雜志社。
1.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來稿須未在公開出版物或網絡發表過,單篇論文一般以10000字左右為宜,重要的稿件可不受此限。來稿要求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,文章摘要200-300字,關鍵詞3-8個,作者簡介內容齊全(包括姓名、性別、出生年、民族、籍貫或出生地、學位、職稱、單位、郵政編碼、所在省市等)。題目、摘要、關鍵詞、作者姓名、單位等同時譯成英文。
2.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本刊采用雙向匿名專家審稿制和“三審制”,故來稿的紙質文本不要出現作者相關信息(相關信息可加附頁)。來稿請勿一稿多投,如3個月未收到編輯部處理意見,可自行處理,本刊一般不退還稿件。
3.本刊不收取審稿費、發表費,稿件一經刊用,即付稿酬,稿酬與作者著作權使用費一次性付清。如果作者不同意文章被轉載和被收入期刊數據庫,請在來稿時申明。
4.本刊可因篇幅問題對來稿作文字性修改。有特殊要求者請在來稿中注明。
5.來稿請同時寄來紙質文本與電子文本,注明詳細通訊地址、郵編、聯系電話、電子郵箱等。請寄編輯部(社科版),勿寄個人。
6.本刊自2008年第1期起采用新的編排規范。
(1)人文學科的論文不再區分注釋與參考文獻,二者均采用當頁腳注形式。社會科學論文仍可將注釋與參考文獻分開,放于文末的參考文獻采用作者—出版年制。
(2)除個別特殊的文獻之外,注釋與參考文獻著錄項目要齊全。
專著:著者,文獻名,出版地,出版單位,出版年,起止頁碼。
譯著:原著者國名,原著者,文獻名,譯者名,出版地,出版單位,出版年,起止頁碼。
期刊文章:著者,文獻題名,刊名,年,卷(期),起止頁碼。
報紙文章:著者,文獻題名,報紙名,出版日期,版次。
專著中的析出文獻:析出文獻著者,析出文獻題名,專著主要責任者,專著名,出版地,出版單位,出版年,析出文獻起止頁碼。
(3)引用馬克思等經典作家的著作,采用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。
(4)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,著者、書名、刊名字體一致,采用正體;不用中文敘述外文,如“牛津大學出版社”等。
7.本刊通訊地址: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,郵政編碼:510275。
-
免費論文評估服務
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,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,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。
-
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
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,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,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。
-
免費論文評估服務
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,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,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。
-
刊物信息可查
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
-
嚴格保密協議
恪守職業道德,謹守行業底線,全程加密操作,綠色高效服務!
-
售后服務保障
1對1服務,7x24小時在線
-
鉆石信譽保障
多年運作經驗,誠信可靠